現如今,很多職場人士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升遷、業(yè)績以及來自上司方面帶來的種種壓力,有時候工作中遇到外國客戶還會“啞口無言”。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在公司中處于“壓箱底”的不利地位,同時又希望自己擁有更大的展示平臺和更長遠的發(fā)展,過上更富足和美好的生活。但實現這種美好愿景的過程
無疑是艱辛的,不僅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更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典型案例一:我沒有勇氣改變 肖小姐 報社記者
英語很重要,這我一直知道。上學時學,工作后自學,也上過培訓班,去過英語角,但不管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到現在還是沒學好,可能是我缺乏毅力吧,總是不能堅持到底。漸漸的,英語成了我“心底的痛”,不再學,也不再提。
工作中因為英語也沒少“受刺激”。出去采訪,碰到老外不敢開口也就罷了,偏偏還常見到那些和我長得一樣的同胞操著流利英文周旋在各種場合,看人家那自如樣,不用猜就知道在外企高職高薪呢,優(yōu)越感不用表現都自己往外冒。間或地我還會收到一兩封從外國公司里發(fā)來的郵件,從頭到尾沒有一個中國字,僅能從漢語拼音拼出來的姓里猜出這是出自一位同胞之手,勉強看懂了之后,我心里直嘀咕,敢情在外企上班,連寫給中國人的信都得用英文啊。
這一受刺激,我信心全無。本來年初打算換換工作,跳槽到一家據說有外資背景上升很快的媒體,后來一打聽,這家媒體的辦公氛圍和工作方式也都頗具外企的風格,要求記者有用英語采訪的能力。我打了退堂鼓,并不是懷疑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適應能力,而是害怕在與英語遭遇時自己會很尷尬。
典型案例二:我被卡在了瓶頸中 強先生 電器公司銷售經理
我的經歷比較曲折,不像現在名校熱門專業(yè)的大學生,一畢業(yè)就沖著好單位去。我大專畢業(yè),學的是貿易,畢業(yè)后開始在一家國有企業(yè)做銷售。我這個人人緣好,喜歡交朋友,也有學習新東西的興趣,所以,我做得很出色。
但國有企業(yè)什么都按資排輩,我做了三年依然還是個銷售員,于是我辭職了?紤]到我的學歷不是太高,就開始讀企業(yè)管理專業(yè)的自考本科,好使自己的競爭力增加一些。然后到了現在這個合資公司,依舊是做銷售。一路拼搏過來,憑著我突出的業(yè)績,做到了銷售部門經理的職位。
現在公司有一個出國培訓的機會,公司里競爭很激烈。如果憑我的工作能力和銷售業(yè)績,當然是非我莫屬,但我英語不好,這機會被別的部門一個年輕人搶去了。想想很是后悔,以前怎么就沒好好學一下英語,F在到了這個地步,處于“瓶頸”狀態(tài),培訓的機會都失去了,職位升遷的機會很是渺茫。
面對這樣的窘境他們應該如何解決?
解決方式:
1、下決心、用毅力學習英語;
2、選擇一所口碑好、專業(yè)的英語培訓機構;
3、每周安排一個固定的時間“充充電”,去提升自己的口語水平;
不要總覺得,在工作中英語沒派上多大用場,英語不甚好眼下工作也還不錯嘛。從長遠來看,要想獲得升遷的機會或更大的發(fā)展,英語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當心在關鍵時刻這只攔路虎跳出來,讓你措手不及。所以在面對職場溝通中遇到阻礙時,切勿“病急亂投醫(yī)”,一定要找到更專業(yè)、更適合自己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