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衣食無憂、包辦代替:
缺乏吃苦精神和憂患意識,勤奮和拼搏意志品質(zhì)淡薄。
三、 親愛過剩、溺愛嬌寵:
只能接受夸獎和贊美,很難接受別人的批評,諷刺的話甚至能激起無比的仇恨。
四、 出路單一、競爭激烈:
找不準方向,不能因材施教,量體裁衣,學習文化成績的壓力會使其產(chǎn)生自暴自棄的心理。
五、 空間狹窄、機會難遇:
很少接觸社會,參加有意義的活動,感悟大自然,綜合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薄弱。
六、 市場經(jīng)濟、金錢萬能:
社會、家庭中的某些極端現(xiàn)象造成孩子扭曲的心理和不準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七、 學友難交、伙伴難覓:
學友分門別類、“門當戶對”,互相學習、交流合作現(xiàn)象少,產(chǎn)生脆弱的自護能力和心理調(diào)控能力。
八、 期望過高、急于求成: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希望的延續(xù),漫無邊際的特長培養(yǎng),給孩子沉重的精神壓力。
九、 學校教育、社會沖突:
教條的學校教育和豐富的社會沖突,父母忙于事業(yè),引導不好,學生處于矛盾的抉擇之中。
十、 家庭離異、橫遭不幸:
失寵之下,失去了學習、生活的方向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