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
今天是10月21日。在這秋風送爽的清晨,我們又一次在這里舉行升旗儀式,鮮艷的五星紅旗,同燦爛的朝陽一同升起,朝霞、紅旗映照著秀美的山河。雄壯的國歌激蕩著每一個熱愛祖國的心。
說起愛國,我們不能忘記這樣一個名子——陳嘉庚,今天就是他的生日。
1847年10月21日,陳嘉庚誕生在福建同安縣集美鎮(zhèn)一個普通商人家里。陳嘉庚早年隨父去南洋經營工商,他雖身居新加坡,但念念不忘祖國。青年時期的陳喜庚,親眼看到清政府的腐敗、國家的危難,決心獻身報國,救民于水火。1910年他在孫中山救國的思想的影響下,在新加坡加入同盟會,剪去長辮子,置身于辛亥革命的浪潮中。他為革命先后籌募二十多萬元,資助孫中山的革命活動。
辛亥革命失敗后,中國仍然沒有擺脫帝國主義的侵略,百姓依然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在一次大會上,他大聲疾呼:“民心未死,國脈尚存,以四萬萬民族決無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達,尚不來日,己身不達,尚不子孫!”
怎樣才能挽救祖國危亡,救民于水火呢? 他認為:“教育乃百年樹人,不能立救國于危亡。啟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國”。
1913~1920年,陳嘉庚先后捐獻巨資在集美創(chuàng)辦學校,建起了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和大專等規(guī)模空前的學村,為當時國內之僅有。到1929年,集美學村已有男小、女小、男師范、女中、男中、水產、航海、商科、農林、幼兒師范、國學等專門學校共十一所。1921年,他又在廈門創(chuàng)辦廈門大學,規(guī)模較大,設備教學經費、教職員工工資以至貧寒學生的助學金等等,均由他獨力負擔。
陳嘉庚是無數愛國者的典范,他一生掙得萬貫家財,卻始終過著樸素,淡泊的生活,臨終前還說:“最要緊的是國家的前途”,并把國內的300多萬元獻給國家。他一生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捐款達一億美元,毛主席稱贊他是“華橋的旗幟,民族的光輝”。
本周日歷
10月22日——浪漫主義詩人李白逝世(762)
10月24日——東北大學成立(1923)
10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日(1950)